但斌:转载:专访|陈志武:贸易战一旦开打中国损失会比美国更大但斌|新浪博客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一(手机广告位)

专访 | 陈志武:贸易战一旦开打

中国损失会比美国更大


原创: 陈志武

网易研究局 昨天



美国7月6日开始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原本稍微显示出缓和之势的中美贸易摩擦再次紧张起来。中美贸易关系将如何发展?网易研究局专访了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与冯氏讲席教授、原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


60s要点速读:陈志武对中美贸易冲突的五大判断


1、大概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伤害会比对美国经济的伤害更多。


2、权衡之下,美国更关心的不是本国经济从贸易战里受损多少,而是看对中国经济的伤害是不是最多的,如果对中国经济伤害最多,尽管对它自己也会有伤害,但它还会继续往这个方向走。


3、每次生产技术方面有任何新的创新,最后就使得人类的财富差距加大,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信息化时代,每一个阶段都同时带来了财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是这次中美贸易冲突的深层次背景。


4、这次贸易战的背景有更长久的历史规律和历史背景在发挥作用,所以这次贸易战不会短期就停止。


5、中国是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至少有推动世界创新1/5的责任。也就是说至少100年以后,中国应该做到世界所用的技术里面有20%是中国人创造和发展的。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与冯氏讲席教授、原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


网易研究局:如何看待美国对中国340亿元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陈志武:下一波估计还会发生,双方缺乏信任。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从更深的层次,尤其是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为什么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会发生贸易冲突,我觉得中国以后和欧洲也会有类似的贸易纠纷发生。


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在特朗普这一代,尤其是他周边这些主要的智库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情结,在他们看来美国50年代、60年代是辉煌的,美国在50年代、60年代之所以达到辉煌的巅峰就是因为一战结束以后,1918年开始美国把进口关税从20%左右调到1929年美国股灾发生的将近30%的平均关税;股灾发生以后从1929年-1932年期间美国进一步把进口关税调高到平均达到40%以上的高度。在特朗普这些人看来之所以美国在50年代、60年代能够达到那么高的巅峰,就是因为20年代、30年代方方面面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关税,加强进口商品的管制,让美国自己各个产业做的强大起来。当然我觉得这是特朗普这一派人错误的结论,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就让他们在决定下一步对中国、对欧洲的贸易政策做调整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


所以在这时候我们可以退一步想,为什么今天全球范围之内,不仅是美国,还有欧洲,反移民、反外贸、反全球化的势头这么强,我觉得我们都应该了解一下重要的历史背景。最近我看到有一些关于人类长久历史时期的不同时期的财富差距、收入差距到底经历了哪些变化的研究,尤其让我非常兴奋,我想大家应该了解的就是去年十八位考古学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


网易研究局:是关于什么?


陈志武:论文是想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人类从11000多年以前一直演变到现在,每次技术革命再加上每次人类社会组织形式方面的创新到底使财富差距下降还是上升。后来他们用了一个指标,就是把原始社会考古学家在全球63个考古遗址挖出来的各个不同人家的房屋面积大小来作为一个反映这家人财富水平的指标,结果他们发现在原始狩猎时代,标准的人类原始社会时期,房屋面积差距基尼系数0.17。


这18位考古学者发现,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半农耕社会后,人类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生产粮食,开始驯养一些动物,在家里养家禽,以这个方式发展到农耕社会。这18位考古学者的主要结论是:每次生产技术方面有任何新的创新,最后就使得人类的财富差距加大,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信息化时代,每一个阶段都同时带来了财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网易研究局:财富差距的扩大对贸易保护有什么影响?


陈志武: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我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每次技术创新都带来了财富差距的上升。简单地讲,每次技术创新以后,社会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学这个技术,也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把技术带来的财富创造和收入增长潜力挖掘出来,所以每次技术创新就使得不同人的技能、才华、天赋所能够挖掘出来的价值和财富,通过技术进步被进一步扩大了。


这个发现怎样帮助我们理解今天的美国社会和欧洲社会?我在美国生活31年,这些年我很容易看到,在美国有很多的州,不管是北部还是南部,世界上不管发生什么新技术,其实跟他们也没有太多关系,美国社会有相当多的人到现在不会用手机上网。过去几十年因为计算机技术革命、互联网革命,再加上市场范围扩大,跨国界进行全球化拓展,美国社会、欧洲社会和中国社会的精英,谁能够掌握这些新技术、谁能够有很好的情商到世界各个地方去挖掘市场潜力,做到最大化的财富创造和收入创造,谁就能够从新技术和全球化中收益很多。但是美国、中国、欧洲、日本社会中大多数的人是没有这个能力的。这一轮新的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还有全球化产生的影响使得不同社会的财富差距、收入差距扩大了很多,由此引发民众不满。


技术革新和技术变迁带来的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于多数不了解技术的人来说,这些结果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商品的进出口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这是我们目前经历的这次中美贸易冲突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


网易研究局:按照您的思路,因为技术导致财富差距扩大,所以使得美国民众对现状不太满意,所以特朗普就需要作出一些改变。


陈志武:美国社会在找责任的承担者,即谁要为财富差距的扩大、收入差距的扩大负责。这时候找来找去,往往会找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那就是来自中国的商品和中国制造业的兴起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以后对美国和欧洲的传统工厂和工业带来冲击的影响。


还有另外一个历史背景,也可以帮助我们大概去预测判断未来的贸易走向会是什么样,最有借鉴意义的就是1780年工业革命开始一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的历史。


1780年工业革命开始,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19世纪初在英国主导下第一轮大的全球化也开始了。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已经经过了130多年工业革命技术的变迁,再加上第一轮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使得全球范围之内,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那个时候的局面跟我们前几年和目前碰到的局面完全一样,就是社会的财富差距、收入差距恶化,在西欧社会和美国社会造成的不满情绪,包括排斥外贸的情绪也非常强。所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先开始推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进一步提高关税,30年代继续把贸易关税从原来的平均18%左右抬高到40%以上,逼迫欧洲国家都作出回应,德国、意大利、英国在30年代初都把贸易进口关税抬的非常高,英国甚至达到了平均70%以上的税率,意大利进口关税在那短短几年里翻了两三倍。整个那一轮因为新技术革命、全球化带来的收入差距的恶化,最后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才真正了结。


如果重新审视一下现在,我们到哪一步?1980年开始到2008年左右经历的快速的技术革命和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全球化,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在全球造成的影响跟1914年之前几乎是一样的;2008年金融危机又产生了第二个阶段的反映,就是占领华尔街、欧洲国家失业率快速上升,比如西班牙失业率超过了20%;反移民、排外的这些势头,让我们看到目前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和一战之前就已经开始的,到20世纪30年代时的世界经历的差不多。我希望以后不会进一步恶化,希望各个国家能够理性的做一些判断。


网易研究局:按照您的讲解,特朗普想要发起贸易战,似乎也是在保护自己,而不是为了搞垮中国?


陈志武:当然首先是为了保护美国自己。很多专家也谈到,如果美国不从贸易战的道路上退回去,会既伤了美国又伤了中国,同时也会伤了很多其他的国家。如果中美贸易冲突继续恶化下去,中国也会把美国增加的关税至少一部分转移到日本、韩国和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手机的配件都是从美国、日本、韩国进口过来,中国通过富士康等公司组装。这样一来,手机做好了出口到美国,中国如果要多交关税,不能一方独自支付新的关税成本,至少把中间的相当一部分成本往上游转移,转移到不同配件的制造商。这样一来会引发其他国家做出反应,所以对各个国家来说都会构成伤害。


网易研究局:特朗普有没有想要搞垮中国的意思?


陈志武:不是要搞垮中国。当然由此产生的结果很容易伤害到中国。从特朗普以及其团队的角度来看,尽管发动贸易战会伤害美国,但是美国更在乎的是相对而言的损失,因为美国现在经济上行的势头比较强,特朗普和他团队的人可能更看重的是相对的损失谁大谁小。所以我的理解,包括国内官方的一些模型、仿真模拟系统的估算,大概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伤害会比对美国经济的伤害更多。最近可以看到中美贸易冲突的发生,美国股市总体上没有太多的下降,反而有一些上升。但是A股还有经济方面,给中国带来的压力比给美国带来的压力要多一些。


在国内做政策选择评估时要记住,在这个时候,中国不能只是从绝对的损失角度来说“美国不要这样做,欧盟不要这样做,因为打贸易战也会伤到你们自己”。因为它们更在乎的不是绝对的损失,而是相对的损失。因为权衡之下,美国更关心的不是本国经济从贸易战里受损多少,而是看对中国经济的伤害是不是最多的,如果对中国经济伤害最多,尽管对它自己也会有伤害,但它还会继续往这个方向走。


网易研究局:从今年3月开始,中美就经贸问题已有多次高层互访,每次谈判似乎有结果,但是很快就会被特朗普推翻,特朗普为什么要这样做?


陈志武:特朗普的做法有时连美国人都搞不清楚,他做事是不是有很系统的方案,是不是经过很多研究和深思熟虑,这也是美国社会很头痛的事。所以中国面对特朗普时有这样的问题就不奇怪了。但是如果说贸易战完全是特朗普个人的原因,我觉得下这样的结论可能跟现实不太一致。


特朗普出尔反尔,对美国在全球的可信度伤害很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特朗普是个生意人,所以他对中国人“儒家”“中庸”做事情的方式还是理解的比较透彻的。据我所知,他过去至少和十几家香港大的家族公司做过很多生意,赚了很多香港家族企业的经济利益,特朗普把过去在生意场上打交道的经验用到贸易战的决策上来,因为他(就像我认识的很多的美国企业界的人)搞清楚了,在中国谈判谈条件,每次只要坐下来说类似“我的爷爷原来很喜欢中国,学中文学的还可以。我父亲也是经常跑中国,特别喜欢中国的艺术,然后我也喜欢中国”之类的话,谈判就可能会变的容易。因为在美国的商人和政界的精英看来,说些这样的话是零成本的,尽管他们不真的这么认为,但是说了这样的话,把对方要认真谈判的决心、立场会软化很多,接下来提条件对方可能会更愿意接受,所以美国商人都学会了这一招,特朗普做总统后也用这一招,所以我希望国内有关部门不要把特朗普或者其他官员说这样的话当一回事,因为他们知道中国人很喜欢这个感觉。


网易研究局:中美爆发贸易战的概率有多大?


陈志武:我觉得现在已经开始了。这次贸易战的背景有更长久的历史规律和历史背景在发挥作用,所以这次贸易战不会短期就停止。我们知道特朗普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也采取了很多贸易制裁,对欧洲出口到美国的钢铁、铝还有其他的商品都要征税。我的理解是,特朗普团队想给欧盟施加压力,然后让欧盟在国防、经济贸易政策方面都尽可能和美国保持一致。


网易研究局:有消息称,美国开始意图控制中企对美国高科技企业的投资,中美贸易冲突的矛头有可能向高科技领域转移,如何看待这种矛头的转移?谁会成为下一个中兴?


陈志武:现在特朗普团队正在研究,会推出具体的限制中国到美国一些行业投资的方案,一些法案可能会推出来。最后具体是什么样子,现在还不是很确定。


中国是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至少有推动世界创新1/5的责任。也就是说至少100年以后,中国应该做到世界所用的技术里面有20%是中国人创造和发展的,但同时如果我们从此就认为所有的技术只有中国自己本土原创的我们才可以用,进口的不能用,那就会是非常大的错误。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真正做到所有技术都是自己本国原创,美国也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网易研究局:最近,中国经济接连出现一些令市场担忧的因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

A股下行,需求指标增长速度放缓。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出现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和中美贸易冲突有多大关系?


陈志武:中国股市也好,汇率也好,宏观经济指标甚至于债务违约,都同步往下走,大致离不开三大方面原因:


第一,从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为了稳增长,中国不惜代价做更多的投资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这么多的高铁、高速公路、新城看起来蛮漂亮,但是研究经济的人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把这些钱借过来,都是把未来的发展提前透支到今天做了。一定程度的透支可以,但要是做的太多就会把未来的增长提前到今天,所以去杠杆是正确的,否则以后的危机更严重。过去积累下来的乱投资、乱借贷带来的问题,对经济下行、股市和汇率的下行构成一些压力,这就不奇怪了。


第二个大背景,行政干预、刚性兑付把很多坏账都保下来了,现在各级地方政府透支过多,到这个时候有较大的债务违约风险,也不大奇怪。


第三就是中美贸易冲突。中美贸易冲突带来的影响主要是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未来中美贸易战以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如何发展,不确定性是比较大的。这使得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都会对未来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因为不确定性增加,投资回报必须得更多。但是以前A股泡沫还比较大,过去人民币本身汇率估值太高,就是应该要贬值一些,所以这时候不确定性增加就使得A股、债市和汇市都同时有比较大的下行压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但斌:转载:专访|陈志武:贸易战一旦开打中国损失会比美国更大但斌|新浪博客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二(手机广告位)
赞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三(手机广告位)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四(手机广告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五(手机广告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