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圈最为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天终于传来了消息,傍晚新华网首发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根据会议内容,传递出以下信号:
一、形势严峻,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原文:会议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要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
这与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中“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的提法一致。
这意味着,国家层面上有充分的忧患意识,在意识上做了预案,这也给未来大政策出台给出了铺垫。
二、时隔两年重提“总需求”
原文: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
2017年会议删除了对总需求的提法,2015-2016年会议则是定调“适度扩大总需求”,这一次是“稳定总需求”。体现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既要提升需求总量,也要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精神。
原文: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也提到,要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可见,财政政策加码意味明显,减税降费是大势所趋。对于地方政府债务,一方面大幅提高的是专项债券,一般指的是有效益的项目,如轨道交通等;另一方面则是强调地方政府债务约束不会放松。而财政支出的扩张,需要依赖赤字率上调。
原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空间增大,同时提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给多元化的调节工具给出想象空间,但像以往粗暴的加杠杆明显不符合当前政策方向。
原文: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去年会议强调了房屋租赁,今年写入“因城施策”。虽然都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下,但可见今年的灵活度上有所提高。与此前菏泽市、广州市的做法能够产生呼应。
原文: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我国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今后潜力更大。要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改善消费环境,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增强消费能力,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这里其实提到了两辆马车,消费和投资。个人所得税扣除政策与个税起征点提高殊路同归,都是要提高国民的消费能力。而投资端,其实此前已经开始有动作,如此前给创投企业降税。按照政策方向,这两端都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原文:会议确定,明年重点工作任务包括:1.加快处置“僵尸企业”。2.推动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3.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4.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5.落实阿根廷中美元首会晤共识,推进中美经贸磋商。6.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
………………………
总体而言,此次会议在很多细节上透出了务实的精神,对中国经济上最迫切的问题都给出现具体的解决方向。
这次会议坚持了“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精神,而不是以往的“大水漫灌”。有助于中国经济更长远的健康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今年最后一个重磅经济会议:七大看点,传递明年投资主线!